首先,重新檢視資金的「出口」
首先,請先檢視「金錢出口」。
我們每天都在花錢。所謂的支出則以各種型態出現,像是日常支出、非日常支出、固定費與變動費、為了生存必需的支出、娛樂支出等等都是。那麼,關於「付錢」這項行為,你又是如何定義它?
通常,我們在付錢時,等於已是同時獲得了回報。
而不曉得能不能獲得所期待的回報……。大家若轉念一想,當我們在用錢時,這個行為不正與「投資」行為相當雷同嗎?
乍看之下,你可能會覺得買便當與買股票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行為。然而,投資行為本來就是指「期待有獲利而提供資金」的一種行為,從這個涵意來看,「付錢」可說是廣義的「投資」行為。於是,當我們付錢或用錢購買服務時,一定要針對投資效率,也就是回報多寡來仔細估算才行。
而當你平時在付錢時,又是否曾經想過「回報」這個問題?
說到支出(=廣義「投資」),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類:
*房租、外食、旅遊等支出(=消費)
*買股票或自我投資所需的支出(=投資)
*為了維持健康所投入的支出
*例如定期存款等幾乎不會用到的支出
關於以上四種支出,我們還可再細分以下四類:
*為了生活所需的支出?
*成果與效果?
*效果可以持續多久?
*獲利率多寡?
關於「金錢流出」,我在這邊整理出以下圖表。
以上文章摘自《二十歲就賺進第一桶金》/寶鼎出版──CH1 就從現在起認真看待「金錢」這件事
※延伸閱讀
‧二十歲─邁向美好人生的敲門磚
‧你是否連花錢的態度也是「漫不在乎」?
‧「討厭思考」的人絕對不懂得理財!
‧即使打算在這邊待一輩子,也要思考轉職的問題
留言列表